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 2019年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老年关怀工作刻不容缓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老年关怀工作刻不容缓

2019-12-28 16:46:28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2699

                                                曾明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而为决胜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而如果没有解决乡村老年群体的关怀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就无从推进,建设现代化的乡村也就无处落实。因此,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真正解决乡村老年关怀是我省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刻不容缓。

一、乡村“留守老人”关怀缺失的成因
1、乡村衰落导致老年群体缺乏应有的关怀。城镇化建设,导致农村大量青壮人口进城、乡村耕地基本上靠留守老人和妇女耕种、很多其它产业也无从发展,乡村的衰落凋敝成为一种新常态,尤其是那些偏僻的乡村更是如此。经济的衰落,导致各种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跟不上时代步伐,老年群体的关怀也无从谈起,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现象。但现代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显示,乡村衰落并非城镇化的必然代价。
2、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导致乡村老年群体关怀的缺失。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导致农业人口的老年群体不能享受“退休”待遇,甚至还成为农业人口的“主力军”。虽然我国目前取消了农业税,给农业人口每个月一定的生活补贴,但和城镇人口的“退休”待遇相比差距甚远。农业人口的老年群体,大部分还要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根本就无暇参加体育锻炼和其它的文化娱乐活动。
3、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观念落后,老年群体的关怀没有被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农村土地广袤,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加上经济收入和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及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很多人的观念依然落后,对老年群体的关怀还只停留在吃穿这一浅层次的认识上。各地基层政府大多是局限于上级提出的一些对老年群体关怀的要求上,未能主动作为并化解老年群体缺乏关爱的困境,部分对老年群体关怀的设施未发挥应有的功用,长期闲置或成为摆设。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老年关怀工作的对策建议
1、全力发展乡村特色经济,加速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现在,农业也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避免农村人口过度进城务工,不让乡愁无处安放,就地城镇化与就业,无疑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子、新业态,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与现代化是我省必须考虑的发展方向。目前,不少地方探索出的乡村经济发展路子与乡村经济发展亮点值得我省各地借鉴,比如“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互联网+产业”等模式。
2、打破城乡发展的制度壁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往的城镇化虽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这种以牺牲乡村发展为代价的畸形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等也不容忽视,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加剧了这种模式的不公平性。只有做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才能真正振兴,老年群体关怀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一要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完全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还原户籍的社会管理功能;二要进一步取消一些涉农的不合理收费,比如农业水费;三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经营权和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城乡要素融合,让更多的城市资金流、信息流进入农村经营市场,以带动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
3、采取工作重心下移措施,提高乡村老年关怀水平。一是要完善乡村基本的养老制度。全面提高乡村养老金的金额,逐步填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鸿沟,这是当务之急。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乡村老年群体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也是当务之急。二是要完善乡村老年关怀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乡村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老年群体的精神生活非常贫瘠,因此,加大投入、发挥现有老年文化设施应有的功能、完善老年群体的活动娱乐体育锻炼的场所、解决老年群体精神生活单调乏味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现在很多县只有敬老院、尚无养老院,因此各县至少需要兴建一所养老院,以便让那些有一定资金却无法受到照顾的留守老人群体多一种去处选择。三是要从人文角度进行关怀。解决了老年群体的后顾之忧之后,我们应该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加强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进一步丰富其精神生活。为此,需要改变他们对待老年娱乐体育休闲等的保守观念,让其逐步和城市接轨。因此在乡村建立老年大学、加强对老年群体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限于资金和人员问题,可尝试在各地乡村先建立一个老年大学班,条件成熟的地方可开设多个班级、开设多门学科,让这些老年人通过学习提升其精神境界、开阔其眼界,这远比单纯的慰问演出等措施来得更有实效。

                                                         2019年被省政协采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