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 童桂贤:破茧成蝶的痛楚和绚烂

童桂贤:破茧成蝶的痛楚和绚烂

2020-01-21 16:38:51 来源:三明民盟 浏览:4502

    她初心不忘,为传播三明“好声音”苦练内功,终登国家大剧院舞台。她历经艰难,将濒临解散的三明市歌舞团带到辉煌,得到广泛赞誉。她饮水思源,将流动舞台搭在了农民的家门口,让文艺真正到人民中去。
    她曾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她曾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福建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个人,被三明市政府授予“三明市劳动模范”。
    她提出“不怕坐冷板凳、不怕吃闭门羹、不怕丢面子、不怕碰钉子”的“四不怕”理念,带领濒临解散的三明市歌舞团走出困境,得到广泛赞誉;她坚信“心若在,梦就在”的信念,即使遭遇到了挫折,也从不会怀疑初心,放弃梦想。
    童桂贤接受过很多媒体采访,大家看到了她一路走来的光辉,但可能很少有人关注过她光环背后的故事。相信在《福建歌声》的采访中,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童桂贤。

                                       歌唱初心 生根发芽
记者:孩提时您就热爱歌唱,那个时候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村口电线杠的高音喇叭下听歌、学歌、唱歌,这是不是就是您最初的音乐启蒙?那个时候的您大概几岁?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一种状态和画面?
童桂贤:也算是吧。如果要算上更早的音乐启蒙,应该是我3、4岁那会吧。那时候,我家旁边有个祠堂,后来改成了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当时学校里有个民办教师,他经常会教孩子们唱各种歌曲。因为就在我家隔壁,当时才3、4岁的我只要一听到学校飘来歌声,我就会从家里跑去祠堂,蹲在祠堂门口听,跟着唱,跟着学。那会根本不懂歌词是什么意思,只是纯粹的喜欢着唱歌。
记者:那个时候广播里一般都播放一些什么样的歌曲?有没有什么歌曲让你特别记忆犹新?这样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在您的成长之路上有没有起到什么特别的作用?
童桂贤:经常播放的是《英雄赞歌》《泉水叮咚》。我印象最深的是《泉水叮咚》。我记得6岁的时候,回到在县城的父母身边上小学。在开学的第一天,我的老师就让我们每个人来表演自己的才艺,当时没有一个孩子站起来。然后,老师就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来挑选孩子表演,刚好就轮到我了。我站起来就唱了一首《泉水叮咚》。老师觉得一个大字不识的孩子居然能完整地唱出《泉水叮咚》,所以就狠狠地表扬了我。这对于当时刚从农村来到城里,甚至连普通话都说的不是很标准的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觉得自己在唱歌这一点上是优于别人的。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会让我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执着地行走在歌唱的道路上,并且孜孜以求吧!
记者:您在一次采访中说到,作为七十年代出生农村的自己,正如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样,吃饱、穿暖才是最真切的需求,但您内心非常渴望在舞台上一展歌喉,当时家里支持您的这种想法吗?包括之后您选择去艺校就读。
童桂贤:一直以来,我都是非常感激我父母的。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里,他们仍然坚持“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的观念,非常支持我去学习,不管是初中毕业后去读艺校,还是后来的自费去中央音乐学院深造。也正是因为父母的这种观念,所以我才能一直追寻自己的歌唱梦想。
记者:在艺校学习期间您就是主修声乐吗?师从哪位老师?在这段求学之路中,有没有什么让您记忆深刻的事情跟我们分享。
童桂贤:那会主修的声乐,读的是三明艺校,很高兴、也很庆幸那会遇见的是郑启斌老师。当时为了组建三明艺校,他从青海省艺校调过来,刚好就成为我们的老师。在那段求学之路上,有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刻。1992年我来到三明艺校,郑启斌老师拿出一个唱盘播放了一首澳大利亚花腔女高音萨瑟兰的作品——《印度银铃》。在那个互联网并不普及的年代,我听到的最高大上的,可能就是央视播放的《小背篓》这样的歌曲。突然之间,接触到歌剧,很新奇、也很惊异于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声音。我问郑老师,这是什么?郑老师当时告诉我,这是一种西洋歌剧,这就是来自国际的声音。你要想将来学这种声音,你可以到中央音乐学院或者上海音乐学院去学习。从这之后,我就非常向往中央音乐学院这种高端、国际的院校去学习深造。
记者:从艺校毕业后,您被分配到了三明市歌舞团,仅有一次上台的机会是在舞剧里跑龙套,那个时候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童桂贤:在进入歌舞团工作后,让我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职业歌唱演员,如果自己的专业不够优秀,是很难在文艺院团站住脚的,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

                                         不改初心 勇往直前
记者:那个时候文艺院团演员都在为了生计“走穴”挣钱,而你选择自费北上,去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是什么给了您如此大的决心?当时家人支持您北漂的选择吗?
童桂贤:去中央音乐学院的决心应该是来自刚参加工作的那种被边缘化、挫败感、学而无用的无力感吧。也很感激我父母,在我决定去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的时候,始终支持我、鼓励我。
记者:您说北漂两年是您迄今为止最为磨砺心志的两年,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年求学路上让您记忆深刻的一些事情?
童桂贤:在饮食上,我算是偏素食的,但是我不爱吃白菜。因为在那两年里,我曾靠着一板车的白菜过了一个冬天。北方人在入冬前会囤积白菜以备冬天吃到新鲜便宜的蔬菜。而我那会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迫于经济的压力,整整买了一板车的白菜,然后每天都是白菜疙瘩面。以至于我现在看到白菜,都会没有食欲。但就是在那样的时刻,我相信我仍然是幸福的。因为吃完白菜疙瘩面后,我能到保利剧院,或者是北京中心音乐堂去听一场歌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蒋雯丽主演的《立春》,王彩玲每次都会等到上演了,再去跟黄牛买票入场听歌剧。只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会的我也经常是等到快要开场去跟黄牛讨价还价买票入场,去聆听歌剧,感受艺术的魅力。
记者:北漂的两年里,没有了亲人的陪伴,没有了经济来源,您是如何维持生计的?是什么样一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你一路走下去?
童桂贤:现在的人都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当时的我是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学习之旅。为了梦想我毅然决然地奔赴了中央音乐学院去学习。那两年我觉得是义无反顾的。对于一个已经步入职场,并且已经成年的人来说,自尊心上不允许我再跟父母要钱。所以我在一家台湾人开的百货商场找了一份做导购的工作。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在工作,还要来回奔走于五环的地下室以及二环的学校。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那会的日子真的是可以用黑暗来形容了。但很奇怪,那会并不会觉得辛苦,相反每天都过的很充实,很快乐。因为在这里,我能聆听到最美的音乐,触摸到梦想的翅膀。我想或许正是这份对音乐的执着热爱,以及追求音乐梦想的坚定信念,给予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吧!
记者:由于经济困难,您最终还是被迫离开了中央音乐学院,离开了北京,当时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童桂贤:我觉得当时是一种遗憾吧,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心。不甘心就此回去,但是却不得不回去。
记者:您说您不后悔北漂的决定,因为自己心中有追逐梦想的坚定信念,可否请您分享一下北漂这两年在您人生当中有着怎样的意义?
童桂贤:在北漂的两年让我明白了信念的力量,再大的困难,只要你信念不倒,心中的红旗不倒,就能战胜它。在去北京以前,我从未经历过如此大的挫败感。到了北京之后,我发现人才济济,也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但是不论身处何种困境,我始终坚信头顶上始终会有皎洁的明月以及无数闪光的星星。那两年除了教室,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它是亚洲****的音乐图书馆,在那个图书馆里,我听到了和看到了来自世界的声音,不断开阔了我的眼界和视野,也坚定了我追求梦想的信念!

                                       坚守初心 化茧成蝶
记者:您北漂回来后又回到了三明市歌舞团当一名歌唱演员。对比先后两次进三明市歌舞团,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童桂贤:在那个时候,大家都是羞于说自己是歌舞团的一份子的。而在时隔两年后,再次进入歌舞团,****的变化应该是心态上的变化吧,一种想要把歌舞团带出困境的信念吧。
记者:从您再次回到三明市歌舞团当独唱演员到去“银河之星大擂台”之前,这中间也有好几年的时间,那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觉得自己实现梦想了吗?
童桂贤:那时候的状态,应该是不断在学习的路上吧。因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让自己立足于歌舞团,服务社会。所以也不能说实现了梦想,因为执着追求音乐是我毕生的梦想,我永远都行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并且孜孜不倦。
记者:参加了东南卫视《银河之星大擂台》选秀节目,并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擂主,您当时心里什么感受?您觉得参加这个节目****的收获是什么?
童桂贤:从一直默默无闻到一夜间家喻户晓,心理上是很不适应,不自在的。参加这个节目后,更加让我明白了机会是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没有去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两年,我即使参加了节目,也不会胜出。而恰巧我进修了,时间不早也不晚,刚好赶上了这个节目,刚好让我有了施展自己梦想和才华的舞台。所以说,人都是需要时刻努力,时刻准备着,只有这样,机遇才会青睐于你。
记者:作为一名歌唱演员是一份很单纯的工作,而作为一名团长,则要面临更多职责和重任,行政岗位的叠加是否对您的演唱事业形成了一定的阻力?二者您是如何权衡发展的?
童桂贤:2007年,在刚担任歌舞团团长时,歌舞团的处境是相当困难的。困难到什么程度呢,困难到连音响设备都要去向兄弟单位借用。所以,我暂时放下演员的身份,开始以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心无旁骛地做行政,用心用力地建设好三明歌舞团。
记者:在您接任团长一职之后,发现团里户头仅剩5000元,还欠缴养老保险账户400多万元,真的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面对这样一个濒临解散的团,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让您做了这样的选择?您当时有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童桂贤: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很少上台唱歌。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我有责任和使命去把三歌建设好、发展好。这十年虽然重心在行政上,但我从不后悔,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歌舞团只有发展好了,才能让更多像我一样有歌唱或者舞蹈梦想的演员,有机会和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
记者:面对这么多困难,您是如何一步步让这个团从濒临解散出困境?可否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童桂贤:我觉得任何时候都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再大的困难,只要坚定信念,办法总比困难多。
记者:当时为什么会提出“不怕坐冷板凳、不怕吃闭门羹、不怕丢面子、不怕碰钉子”这个“四不怕”理念?提出后,艺术团有怎样的变化?
童桂贤:因为三歌是一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及当时的客观困难,所以我们必须要创收来补足人员的工资及五险一金缺口,所以我们提出了“四不怕”的理念。毫不夸张的说,那会大家都是“一人在三歌,全家来帮忙”。大家形成一股合力,勇敢地走出去推介自己的单位,让市场知道我们,接纳我们,让我们有为社会做贡献和服务的机会。同时,通过本单位建立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让歌舞团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记者:在三明市歌舞团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定是困难重重的,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童桂贤: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8月8日,这天是北京奥运会开幕。三明市政府常务会议在这天研究三明市歌舞团改革工作,在这天将三明市歌舞团400万债务由政府背走,同时开始推行国有文艺院团机制改革,成立三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业为主,多业经营”的运行模式,并配套建立了激励机制,实现了“一年一个样,几年大变样”的跨越式发展。

                                   牢记初心 走向辉煌
记者:三明市歌舞团从最初欠款状态发展至现在年营业额高达1500万,演职人员从最初的8人到现在的近100人,您觉得改制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童桂贤:一是要有组织的有力保障,二是内部团结。
记者:在您担任三明市歌舞团团长之后,策划生产了400多个艺术产品,在演出任务本就繁忙的情况,您还坚持带领团队进行剧目创作,可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坚持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童桂贤:我们是一个文艺院团,不论走多远,这都要求我们要多出文艺作品,多出文艺精品。我们文艺工作者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进行文艺惠民服务,让山区的群众在家门口也能看到高雅艺术。
记者:“周周有戏看•月月有精品”是三明市歌舞团开创的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能否请您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文化品牌项目。
童桂贤:“周周有戏看•月月有精品”系列公益演出,主要是通过把国际国内的优秀艺术团体、艺术家请进来,同时推出三明优秀艺术家参与演出的形式,让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的高雅艺术。它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文化惠民”的原则,坚持走公益性低票价惠民政策,让艺术改变生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文化成果。
记者:有很多专业演员,不管是歌唱的还是舞蹈的,做了行政以后基本上就丢了专业,而您是始终坚持利用假期自费前往北京、福州等地学习,您觉得支持您两条路同时走的动力是什么?
童桂贤:在文艺院团工作的文艺工作者,把歌唱好,把舞跳好,把节目编排好,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而艺术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才能奉献更好的演出。
记者: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次接到国家大剧院演出邀请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以及当时演出的一些背景情况。
童桂贤:第一感觉是很激动。在激动之余,我也明白自己必须要不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尽自己的能力以****的状态出现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无愧于喜爱音乐的观众。
记者:第二次接到国家大剧院演出邀请时,和第一次相比,您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站在这样一个高端的音乐舞台上,您觉得这是不是您一直追逐的梦想?
童桂贤:感受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只是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夯实自己本领的迫切性。站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可以说是我多年来努力与付出的一种肯定,也算是当年被迫离开北京时的一种圆梦吧。但是人生的梦想永无止境,艺术的追求更无止境。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依旧会秉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心态,继续奋进和努力!道在日新,艺亦日新!
记者:“言传不如身教”是您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可否分享一下您在工作和专业中是如何践行这五个字的?
童桂贤:我是一名团长,只有当我在做好行政工作之余,以身作则,努力提升歌唱专业技能,对我身边的同事、同行才会更有说服力、行动力。与其说教,不然用实际行动来做示范、做引导。言传不如身教!

                        1月18日福建东南卫视《海峡艺术名家》栏目播出的人物专题节目采访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92号